每逢秋冬季節來臨,海南地區石斑魚的養殖也進入了中后期,迎來了養殖成功的關鍵時期。但此時正值冷空氣南下,氣候多變,氣溫低,雨水多,晝夜溫差大,對池塘養殖影響嚴重,常常出現石斑魚趴邊、慢料、甚至死亡等問題,給養殖效益帶來極大的影響。為此,現總結幾點引起這些問題的常見原因及解決措施,供大家參考。
1應激大
石斑魚屬于暖水性魚類,秋冬季節的低溫天氣對其影響較大,加之天氣多變,水環境不穩定,造成石斑魚應激大,出現慢料、趴底現象,有的體質弱的魚甚至出現死亡。
2水質、底質差
養殖中后期,飼料投喂量大,有機質積累日益增多,池塘污染嚴重,底質、水質惡化迅速,常出現水濃、蟲害等問題,白天易發生氣泡病,晚上易出現缺氧現象,甚至出現死亡。
3病害多
天氣低溫、晝夜溫差大,池塘水質不穩定,影響石斑魚正常攝食,出現慢料、不攝食等問題,即使攝食后也不易消化,加重肝臟、腸胃等內臟器官負擔,體質減弱,抵抗力下降,出現腸炎、花肝等問題,病魚身體消瘦,趴邊、游塘,嚴重者出現大量死亡。
4解決方案
1、加深水位
加深水位,水深保持1.8-2米左右,同時適當提高水體肥度,保溫效果好,能夠有效應對低溫天氣,減少低溫影響。另外,有條件的池塘可以加蓋保溫棚,保溫效果突出。
2、增強抵抗力
魚體自身抵抗力強,抗應激能力強,即使遇到天氣變化,也會明顯緩解外界環境變化產生的影響,減少損傷。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在冷空氣來臨之前,提前1周左右使用“營養快線”+“激活”,增強魚體免疫力,提高抗應激能力。
3、改善池塘環境
“養魚先養水,養水先養底”,水環境對池塘養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所以平時應注重池塘水質和底質的改良工作,白天定期7天左右使用“碧水安”調水、穩水,同時傍晚使用“底加氧”改底、增氧。另外,低溫期盡量減少搬塘次數,避免水環境變化對石斑魚的影響。
4、合理投喂飼料
飼料投喂不宜過多,攝食不宜過飽,緩解魚體內臟器官的負擔。選擇在每天水溫較高的時間段投喂,且投喂前做好飼料軟化工作。同時,連續3天拌料內服“肝膽易康”+“營養快線”,定期7天一次,緩解肝臟負擔,幫助代謝毒素,減少消化系統疾病的出現。
5、不盲目用藥
池塘出現死亡現象后,切勿盲目殺蟲、消毒等,避免造成應激,加重死亡,得不償失。建議先去當地藥店進行檢查,確定寄生蟲感染及內臟病變等情況,對癥下藥,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。
發表評論 |
咨詢:0779-2029779
隨時,隨地,伴你身邊!
圖文推薦
最新技術綜合
今日要聞
熱點推薦
X